选煤分公司:这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再多一点
详情页

选煤分公司:这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再多一点

发布时间:2023-06-21     点击率:154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选煤分公司“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聚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精准发力,使工作室成为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力“引擎”。

构建人才培养“主阵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为了加快形成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攻坚克难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结合实际,制定了《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课题管理办法》以及《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建立“名师库”和“学员库”,提高师傅和徒弟的匹配度,提升培训效率。

“教绝招、传技能、带高徒,这就是我们的传承。”吴恒说。在师傅们的精心培养教学下,工作室先后帮助8名技术人员晋升了技术职称,64名技能人员提升了技能等级。其中,新增技师2名,高级工12名,此外,学员牛晓刚还连续获得2022年陕煤集团“神南产业杯”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钳工三等奖等荣誉。

同时,工作室充分利用实训基地,针对专业技能进行系统性培训,以模拟仿真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培训和事故处理培训,让受训员工可以近距离了解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工作原理。自成立以来,开展了技术交流5次、技术帮扶100余次以及技术培训7次,受训人员达100余人次,现场检修效率提升37%,年节约资金800万余元,为企业打造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职工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创新创效“聚宝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解决新难题、做出新贡献、创出新思路就是吴恒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匠心梦”。

该工作室下设了综合管理组、创新攻关组和成果转化组。小组成员围绕选煤厂在智能化减人提效以及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课题立项、课题攻关、技术协作与成果转化等工作,以此加快企业智能化建设步伐。

“我们在工器具上的小改进,能解决生产运营现场的大问题,不仅可以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还能取得生产上的大效益。”工作室成员杨森说道。

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计完成各项课题研究160余项,获奖6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由成员薛成龙牵头完成的《PLC控制柜供电线路改造》荣获公司2022年“五小创新”比赛的一等奖,成员刘伟卫牵头发明的《抑尘剂快速预溶装置》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开辟成果转化“快车道”

向创新要活力,向创新要生产力。为了充分发挥创新创效成果在防范安全风险、减少人员投入和降低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该工作室以现场生产为切入点,将一系列科技成果应用于选煤分公司日常安全生产实际。

比如,通过以选煤厂原煤分级筛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振动筛传统减振钢制弹簧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性差、基础共振大导致筛体使用寿命短、噪音大等问题。在现有振动筛基础上,不改变筛体本身结构、不改变厂房结构、不改变激振器的频率,研发出适用于振动筛减振降噪气囊组件。从而达到设备可靠运行、减振降噪的目的,解决了设备谐振(迫振)的难题。

截至目前,工作室各项成果累计为选煤分公司每年节省成本1000万元,在企业降本增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工作室将持续立足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以创新和培训为抓手,不断完善工作室管理制度,专注培养技术精湛、技能精湛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技能支撑。(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