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运维分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30条措施”,牢牢把握过程管控这一核心环节,不断强化成本管控力度,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从机关部室到运维一线,该公司严格按照“精打细算、紧控严管、厉行节约”的原则,攥紧公家的“钱袋子”。
该公司根据年初下达的2024年全年预算考核指标,组织所属各智维中心充分借助班前会、班组活动等平台,积极开展人人算好“成本账”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员工节约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提出节约材料的建议和措施。
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材料领用、发放台账,统一材料入库管理标准,全程跟踪和监督材料的使用去向,对耗料管理环节中存在超标、浪费等非必要支出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有效降低材料库存,减少了各智维中心的材料费用支出,1-10月份,各智维中心材料费用同比减少500余万元。
在设备维护方面,该公司制定了《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各智维中心相继成立修旧利废小组,对基站、电源、交换机等设备整体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提升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能力。通过不断强化物资回收、修复、利用等管理措施,截至目前,各智维中心复用设备共计1370台,自主维修设备共计122台,共计节约费用200余万元。
算不好经营成本“账”,就打不好降本增效“仗”,该公司将“算账”意识立足于运维实际,并针对各智维中心的运营现状,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严格把控成本支出,把“降与增”“成本与效益”做好有机融合。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月度考核,有力推动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深化。
此外,该公司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榆林信息化运维分公司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同时成立了成本管控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从办公耗材、日常支出、闲置资源利用、修旧利废、材料费管控、人工成本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具体措施并细化职责分工。截至今年10月份,该公司非生产性费用较上年下降10余万元,经营成本累计下降200余万元。(穆煜)